您現在的位置: 故事分享網m.guoliangshop.com >> 笑話故事 >> 正文
              呂洞賓下山           ★★★ 【字體:
            呂洞賓下山
            作者:佚名    笑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5/28    

              終南山,蒼翠俊秀,流水潺潺,山嵐氤氳,花香遍地,是修仙問道的風水寶地。

              大羅仙人呂洞賓,伴伴隨著師父鐘離,在這里采藥煉丹,養身悟道,過著仙人的日子。

              這一天,他突然之間之間之間問師傅說:“弟子承蒙師父超度,使我遠離了生死的界線,得到了長生不老的秘訣。只是弟子迷惑,道門中的輪回,是否無頭無盡,永不休止?”

              鐘離見呂洞賓問得認真,就回答說:“怎么沒有終點!自從天地渾沌初分以來,一個小劫數是129600年,那時,吐世上青不白難辨,圣賢難存。一個大劫數是249600年,那時,儒教滅絕,不得流傳。再大的劫數是388800年,那時,咱們道門關閉,弟子窮盡,教義盡毀。再往上,是777700年,釋教也在所難免,同我們有相同的結果。這些都是注定的,無法更改,無法逃避。”

              呂洞賓又接著問:“弟子想游遍神州大地,不知該從那邊起步,到那邊駐足?望師父明教。”

              師父說:“九九之數屬陽,你就先從山前九州起步,再到山后九州,再到兩淮流域三九二十七郡州,河北平原四九三十六郡州,關西五九四十五郡州,西川六九五十四郡州,荊湖七九六十三郡州,江南九九八十一郡州,然后到外洋旭日四州。你若踏遍這些地方,400座郡州,你無一處不曉,無一處不游。”

              呂洞賓聽了高興,又問師父說:“這400座郡州,廣袤無垠,有多少人煙?”

              師父回答他說:“只是三山、六水、一分人煙。”

              呂洞賓又好奇地說:“師父,你成道之日,到現在約有多少壽數了?”

              師父說:“從漢朝407年,到晉代157年,再到唐朝288年,宋朝317年,算起來約1100歲掛零了。”

              呂洞賓忙問:“師父計年1100多歲,不知您超度了多少人?”

              師父看著呂洞賓回答說:“只度了你一人。”

              呂洞賓深感驚異,問說:“師父為何只超度了弟子一人?恐伯是咱們道門森嚴,不降慈悲,不救眾生出水火之中吧!師父,你若是給我三年時問,我就可以超度3000余人,給我道家擴大聲勢,壯大門徒。”

              師父聽罷,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弟子初入道門,妄下論斷。他說:“世上眾生蕓蕓,但不忠者多,不孝者廣。那不仁不義的眾生,怎么能入我道門,成就仙人?”說罷,他看一看不以為然的弟子,又說:“我可以讓你出去三年,只要你能超度一人,也算你功勞不小,你看如何?”

              呂洞賓不知事兒深淺,自信地回答說:“我昔日就辭別師父,云游去了。”說罷,就預備出發。

              “且慢!且慢!”師父連忙喚住呂洞賓,對他說:“你暫時還去不得。我有一個法寶還沒有傳授給你,只怕你要吃虧。”

              呂洞賓站住。他師父就喊道童:“到洞內取我的降魔太阿神光寶劍來。”

              道童應聲去取。師父便對呂洞賓說:“這劍是我的師父東華帝君傳給我的,我昔日把它傳授給你。”

              道童取出劍,呂洞賓忙跪著接了,口中稱道:“領我師法旨。”

              師父又說:“此劍能飛取人頭。你碰到險情時,只要說出對方的地址、姓名,再念咒語,它就可以變成一條青龍,飛去斬了對方的頭顱,銜著送來。”

              呂洞賓看那劍時,果然不同一般。

              師父叫過呂洞賓,通知了用劍的咒語,收劍的咒語,就勸他仔細用劍,不可妄自念咒。

              呂洞賓就要辭別師父下山。他師父又叫住他,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果然要下山,我也不阻檔你。但你必須答應我三件事。”

              洞賓絕不猶豫,說,“哪三件事?”

              “第一,千萬不要和和尚們鬧糾紛,能答應嗎?”

              呂洞賓說:“沒問題。”

              師父又說:“第二件,你把我的寶劍拿去了,一定也要拿返來。千萬不要丟失了。你能依我嗎?”

              “行,師父。”

              “第三件,給你三年的時間下山,你能超度偉人也好,不能超度也好,必須按時回到。否則,我要將你逐出師門,斬首滅行。你能答應嗎?”

              洞賓很干脆地谷應了第三個條件。師父十分高興,就讓他上路。

              呂洞賓感激不盡地對師父說:“蒙師父傳法,使弟子懂得了年代的劫數、地理路途、寶劍法語。弟子也呈送師父一首詩,就算弟子的一點謝意。”他當下就吟道:“

              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

              云煙籠地軸,皇月遍空明。

              玉子何須種,金丹豈用耕?

              個中玄妙訣,誰道不長生!”

              他師父聽罷,哈嶺大笑。又叮囑了一遍,讓呂洞賓下山去超度眾生。

              呂洞賓念動咒語,升起一朵祥云,坐上去,就到人們居住的閻浮世界。他朝游蓬菜島,暮宿蒼梧山,吟誦洞庭湖波光浩渺,瀏覽岳陽樓月照清爽。就這樣,巡游各地仙臺道觀,察著各類道士風骨,出入無蹤影,往來不定跡,在人間整整飄蕩了一年。令他失望的是,他沒有找到一個可以超度的人。

              呂洞賓想到自己給師父夸下的海口,不禁有點著急。坐下來細思靜想怎么辦。突然之間,他眉梢一展,計上心頭,大喝一聲:“對呀!”他想到師父曾在終南山傳授道術:到太虛頂上寓目,看見有紫氣縈繞,必定有人要稱霸諸侯;有黑氣翻卷,必定有山怪水妖禍害人間;有青氣飄渺,必有人得道成仙。于是他高興得駕著云,到那沒有人煙的地方。

              他喊起一聲,降到太虛頂上,東張西望。遠遠看見有一處青氣沖天而上。他心中高興起來,想:“妙極了!那青氣的發源處必定有仙人。我何不前去看一看。”于是他又駕云馳界,來到青氣上浮的地方。

              他四下看一看,不知自己處身何方,就念動咒語,又大喊一聲。“土地神在哪里?”

              只見一陣風已往,土地神出現在呂洞賓面前。他穿著五短青衣,手杵龍形的手杖,腰間纏著黑虎尾巴。作揖道。“上仙召喚小神,不知有什么法旨?”

              呂洞賓問:“下面青氣飄浮的是什么地方?誰家的須眉婦人?”

              土地神回答說:“下界是西京河南府銅馳巷。有個婦人殷氏,年約30多歲,不曾出嫁他人。她累世信奉我們道教,積下許多陰果。這女子是唐朝殷開山的子孫,七世女身現形,所以有青氣七浮。”

              呂洞賓聽得明自,便打發了土地神,墜下樣云,變成一個衣衫破破爛爛,臉孔污濁煩人的道士,直入城去。

              來到巷口,呂洞賓抬眼看見一個銅牌,上面寫著:“殷家澆造詳盡耐點清油蠟燭”。又見一個女子,穿著道袍,眉間浮著青氣,站在那里,同人說話。

              呂洞賓禁不住脫口而出:“好!”就往女子跟前走,慶幸自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終于要超度人了。

              那女子見一個道士直端端地朝著臺己奔來,不免激起怒氣,沖著呂洞賓就說:“先生,過一招吧!”

              呂洞賓正在高興,忽見那女子怒上心頭,滿臉殺氣,就嘆息了一聲,從袖了里拋下一張紙,轉身走了。

              那女子見道士袖中拂了張紙,就叫人拾起來看,見上而寫著這樣四句:出山許愿度三千,尋遍閻浮未結緣。專程來時真有意,可憐殷氏骨難仙。”前面署名“口口仙作”。

              殷氏這對才曉暢是呂師祖化身前來,懊悔自己有眼不識。忙去尋師祖,只見道士化作一陣清風,全無蹤影。

              呂洞賓仍回祥云坐好,四下去尋找有緣之人。 他到太虛頂上寓目,只見一匹馬飛奔過來,到他面前駐足不前。送信的符官下馬離鞍,從背上宣筒里取出一封信遞給呂洞賓。

              呂洞賓接過信,見上面寫著:“告上仙,奉道信官王惟善,在東京開封府馬行街居住。于今月十四日,請道一壇,就家里開建360分位齋宴,請來道士2000余員,恭為純陽真人度誕生辰。特此拜請呂仙人到臨。”

              呂洞賓閱畢,自言自語:“我倒忘了!馬上就是我的生日了。”他又大聲對送信的符官說道:“有勞心力,遠來送信。”

              那符官連忙回答說:“小圣曾到終南上,見老師父說,上仙在中原地帶。特尋到此,才見上仙。”

              呂洞賓從背后的荊筐里取出一個仙果,遞給符官吃了。符官拜謝完畢,揮鞭上馬而去。

              呂洞賓馳一道祥云,直到東京沒人煙處,降下云朵,立住了腳。他念動咒語,喊一聲“變”,變作一個疥癩先生,一瘤一拐地朝馬行街走去。

              來到街面,見蟠旗飄舞,紅榜高懸,一個道主正焚香念語,做著法事,請圣邀真。

              洞賓心下思量:“人若有愿,天必從之。看這道主一番誠心,我何不看一看他是否有緣。”他也不言語,一瘸一拐地朝道壇走去。

              來到面前,見那道主原來是宮廷的閹人,他奉真修道,眉間微微有些青氣繚繞。呂洞賓在肚內思量:“此人時節未到。我依然顯些神通點化他,如果他初心不改,意念剛強,久后必然成其正果,超度于他。”想到這,他對道主說:“貧道最擅長山水畫。用水一碗,用絹一匹,我也不用筆,就可以畫一幅絕妙山水,也算我的一點布施吧!”

              道主聞聽,叫人取了絹墨,呂洞賓湍過一碗墨水,朝著絹上就撥。把那白生生的絹匹,弄得濕淋淋,臟兮兮,全不見個山,不見個畫。

              道主生氣地說:“這癩道士,捉弄下官!來人,給我拿下!”

              呂洞賓見他焦躁,轉身便走。眾人趕他,卻見他化作清風,扶搖而上,只從空中丟下一張白紙,掉到道主身旁。道主拿過白紙,展開一看,見上面寫著:“齋道欲求仙骨,及至我來不識。要知貧道姓名,但看絹畫端的。”

              道主感到驚奇,叫人取那絹,展開一看,他嚇得納頭便拜,口中只喊:“上仙恕罪!上仙恕罪!”

              原來那絹上是呂師祖的畫像,微妙微肖。這道主懊悔不迭,卻又無可奈何。為了表示他的崇拜之情,他將這畫裱糊一番,送給后宮太后娘娘,侍奉起來,他自己到武當山出家了。

              呂洞賓尋人連連受挫,才感自己不應對師父夸那海口。看一看又是一年已往了,他心中甚是不安,煩悶異常。又游歷各地,依然不能如愿。現在歸期臨近,他決定再試一試。

              來到太虛頂上,他仔細觀瞧著,見正南方有青氣上揚,不免心中高興,駕云就到青氣上揚的地方。他叫來土地神一問,才知下界是江西地面,黃州黃龍山有個傅太公,積陰德,累世積善,因此有青氣浮現。他就駕云到傅家門前。

              傅太公正在堂屋吃飯,呂洞賓跨腳進了房,對傅太公說:“結緣增福,開發道心。”

              太公看他出去,忙說:“先生不要見怪!老漢家只齋僧人,不齋道士。”

              呂洞賓說:“人常說儒、釋,道三教,從來是一家,為何齋僧不齋道?”

              傅太公睜眼說:“偏不需你道家。你們道家的大話太多。”

              呂洞賓阿:“此話怎講呢?”

              太公說:“秦始皇、漢武帝聽信道家之言,年年派方士去茫茫大海邊,濤濤雪浪里尋找仙人,要采什么長生不老之藥,要成什么羽化仙人。但結果呢?童男童女卻消逝在茫的大海,秦皇、漢武也不免填尸入土。這怎么叫人信服呢?”

              呂洞賓也不駁他,就問太公:“既然道家說謊,那佛門又有什么奇絕之處,讓你五休投地呢?”

              傅太公說:“且不說靈山活佛,只說黃龍山黃龍寺黃龍長老慧南禪師,他講經說法,廣開方便之門,普度眾生,指引菩提之路。他說法如云,度人如雨。法座下聽經聞法的人,每日不下千數,都滿心歡樂,拍手叫絕,我老漢可不曾見你們道門闡揚道法,普度眾生。因此,我只敬佛教,不尊道教。”

              呂洞賓不聽則已,一聽怒氣填胸。他向太公:“這和尚明天還說法不說?”

              傅太公回答他:“黃禪師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安在乎昔日一天?”

              呂洞賓聽罷,提起寶劍,就到黃龍山去,他要與黃龍禪師一決雌雄,比個高低。 那黃龍禪師,這時正在擂動法鼓,鳴響鐘馨,招集眾人上堂講經說法。他剛要張口啟齒,只見一陣風吹來,一股青氣直入他的座下。長老見了,用眼仔細一瞧,暗暗叫苦。他思慮了一會兒,就拿起戒尺,在桌上敲了幾下,通知眾人說:“老僧昔日不講經,不說法,有些話問你們,其中有人能回答嗎?”

              只見人群里走出了呂洞賓。他心不在焉地看著長老,大聲叫喊著:“和尚,快說出來,看我怎么回答你!”

              長老見呂洞賓那副模樣,便試探著深淺說道:“老僧往年膽小,黃龍山下扎寨。袖中祭起金錘,打破三千世界。”

              呂洞賓見話中含有機鋒,在試探自己,便不加思考,哈哈大笑起來,回答說:“和尚!前年不膽小,去年不膽小,只往年膽小了!你再說來。”

              黃龍禪師又說:“老僧往年膽小。”

              呂洞賓回興著,一句話截住了黃龍禪師,他說:“停下!貧道從來膽小,專門偷營劫寨。奪了袖中金錘,留下三千世界。”

              眾人見黃龍禪師語露鋒芒,那位答話人又應對自如,一陣英氣直逼過來,不覺都拍掌叫好。呂洞賓還不甘休,說:“和尚,這四句話只是引子,不算輸贏。我也有一席話和你交流。咱們不賭金銀財物,不賭糧田房舍,專賭性命。”

              說哭,他從背上拔下師父送的寶劍,插在磚縫里,對著眾人又說:“眾人聽曉暢。如果這和尚贏了,就拿此劍斬了小道。如果小道贏了,我要斬你黃龍。”

              眾人聽罷,個個面如土色,膽戰心驚。

              只見禪師一句,呂洞賓一句,舌劍唇槍,你來我往,好不猛烈。

              呂洞賓見自已稍占上風,就有些大意,被黃龍禪師一句話,噎得不知如何回答。他主犯難,黃龍禪師拿起戒尺,手一揚,打在呂洞賓的額頭,事先就起了個疙瘩。

              黃龍禪師說:“我的禪大合小,你的禪小合大。本來想依言殺了你,但佛門戒殺。現在饒你一命!”

              呂洞賓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終局,臉一紅,也不言語,只看著黃龍長老,大笑三聲,搖了三下頭,拍了三下手,拿了寶劍,放入鞘內,朝外便走。

              眾人都為黃龍禪師鼓掌。黃龍禪師按下戒尺,對眾人說:“大眾們,老僧昔日大難到了。不知明日會如何。”

              眾人都感到新鮮,問禪師何故。禪師注釋說:“你們不知他大笑三聲,搖三下頭,拍三下手,這都最告誡老僧,他今夜三更要來取我的頭顱。”

              眾人嘩然。黃龍遺散了眾人,招集寺內的僧眾,對他們說:“老僧今夜性命不保。如果神通大,也能躲過飛劍之禍。如果神通小些,只怕沒了頭顱。你們眾僧辨別小心,關好門戶,別點燈燭。最好每人頭戴巾幘,蓋個帽子,躲避一晚。咱們明早再見。”

              眾僧出了經堂,就有人說:“明天也說法,明日也講經,竟然說出個大禍來!一寺300余僧,就像切西瓜一樣,都要被那道士切了!”事先,不少和尚就溜出寺院。

              再看呂洞賓,他離了黃龍和尚,上到峰頂,想著心思:“回歸終南山的期限快到了,我都沒有超度下一人。師父該怎么說我呢?再說,師父曾吩咐我,不要找和尚爭論高低。不想,昔日被那老和尚敲了一戒尺。我難道就這樣罷休了嗎?哼!和尚,不是你活,便是我死!我要用這寶劍斬了你的頭顱,我要叫人說我有氣度。如果不斬你,叫我回去如何見師父?”他尋思著,抬眼去著,見星移斗轉,正是三更時分,便立起身,取出寶劍。

              “我奉師父法旨,把你帶在身邊,當作衛身寶物,你千萬不可耽誤了我呀!”呂洞賓拍拍劍,又說,“你去黃龍寺,見長老慧南禪師,就斬他的頭。不管他是行,是坐,是立,是臥,你都要盡快結束,取頭返來。”

              他揮動著手臂,口中念著咒語,說聲。“變!”就見一條青龍從小而大,上下騰飛,朝著黃龍寺奔去。

              呂洞賓在山上等著,有點沉不住氣了。看一看天已四更,黃龍頭顱非但不見,連寶劍也不見音訊,其像石沉大海,風箏斷線一般,叫他坐立不寧。他又連忙念著收劍咒語,可他又失望了。呂先生這下慌了手腳,想到師父斬首滅形的話語,他不寒而栗。他再也按耐不住,駕起云頭,墜在黃龍寺門前。

              只見寺打大開,殿門暢懷,不見有僧人走動。呂洞賓也不管這些,直奔殿堂而去。在堂里,看見兩枝紅燭高高燃起,把整個大殿照得明晃晃的。那一爐好香,裊裊升煙,連續不斷。那黃龍禪師端坐在禪床上,閉目養神。

              呂洞賓憤怒異常,大聲叫喊:“和尚,還我的寶劍!”

              黃龍禪師抬起眼,說:“多口子!你想要劍,在這里!你出去取。”

              呂洞賓剛要抬腳,又思量:“我若取劍,被這和尚暗算了咋辦?”他不禁轉睛一想,對黃龍禪師說:“和尚!你是還了我的劍,咱們就罷手,也就兩訖不欠了。”

              “多口子!老僧不和你一般見地。本想斬了你,只是看在你師父的面上,也就饒了你。”

              呂洞賓聽罷,又生氣地想:“看你還厲害!我要是拔劍在手,斬了你這禿頭。”他大踏步向前,雙手去拔寶劍。

              他用盡平生力氣,可那劍絲絕不動,像生鐵鑄牢的一樣,扎在地上。

              黃龍大笑,說:“多口子!人常說人無害虎心,虎無傷人意。我本想還了你的劍,叫你回去面見師父,誰想你又動心要來殺我。那好吧!我不還你的劍,你有勁就去拔吧!”

              呂沉賓知道黃龍用禁法把劍禁住了。便念解法。誰知越念越牢,他怎么都拔不出劍。呂洞賓只好軟下口來,對黃龍說:“和尚,還了我的劍吧!”

              長老見呂洞賓軟了下來,就要叫他知道厲害,便說:“我有四句,你若能悟透,就還了你劍。”

              “你說吧!”

              和尚從懷中取出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個圈,圈中心點了一點。又寫下四句詩:“丹在劍尖頭,劍在丹心里。若人曉此因,必脫輪回死。”

              呂洞賓不解其意,啞然無聲。黃龍禪師也不點破迷津,只喊了一聲:“護法神在哪里?”

              一陣風起,頭戴金盔、身著金甲、手上拿著降魔棍的護法神出現了。他上前問訊:“我師召喚,不知有何法旨?”

              黃龍禪師說:“護法神,給我把這多口子押入困魔巖,等他參透了禪機,再引他來見我。”

              “領法師旨意。”護法神拉著呂洞賓就要走。

              “到哪去?”呂洞賓遲疑不走。

              護法神說:“先生快請行。否則讓你嘗嘗我手上的降魔棍。它有1.4萬斤,只怕壓得你入泥進土去了。”

              呂洞賓這時想到師父要他不要惹和尚的話語,但侮之晚矣。只好跟著護法神到困魔巖參禪,任他的寶劍留在殿內。

              這天,他參了半天,不知黃禪師的禪機是什么。正在思量,卻見看護法神不見了蹤影。他心中高興,駕云起身,逃離困魔巖。

              他一路走,一路想:“我鬧了黃州,又丟了寶劍,這可怎么好?不如趕快回去負荊請罪,自首免死。”想到這,他直奔終南山。

              進了山口,他見道童一人在洞,便問師父在什么地方。聽說師父在山里采藥,他也不敢歇息。一路去找。見到師父,他雙膝跪地,俯伏著說:“請師父恕罪!”

              鐘離見呂洞賓這副樣子,呵呵笑著說:“我的弟子返來了?不知你超度了幾人?依然先把寶劍還給我吧!”

              “望師父饒恕弟子!”呂洞賓低著頭,懇求著師父。

              “我再三吩咐你不要找和尚惹事,你頭上的疙瘩未消,怎么有臉面見我?”

              呂洞賓不敢再言語,只聽師父教訓說:“你神法短淺,法術沒有精通,怎么敢和人爭斗高低?你徒弟沒有超度一個,卻想房門收尸!真是大膽!見你初犯,我且饒你一次,你趕快去取我的寶劍!”

              呂洞賓此時再無顏掩飾了,就說:“師父解救弟子。寶劍被和尚用禁法禁住了,我取不出來。”

              師父說:“我早知道了。來,拿上這封信,送給我的師兄辟支佛香,自然會還你劍的。”說罷,他遞給呂洞賓一封信,又讓他千萬不要把封皮弄壞了。

              呂洞賓深嘆師父已往未來都已知道,忙納頭拜師,接了書信,直奔黃龍山。

              門僧享知了黃龍長老,帶著呂洞賓到里面大殿。呂洞賓再也不敢造次,恭敬地呈上師父的書信。

              黃龍長老拆信一看,見上面一個圓圈,圈外有一點,還配有四句:“丹只是劍,劍只是丹。得劍知丹,得丹知劍。”他微微一笑,對呂洞賓說:“看在你師父的面上,我就把劍還給你吧!”說罷,他輕輕從地上取了寶劍,讓呂洞賓拿著。

              洞賓這時已心悅誠服,他問黃龍禪師:“吾師法語‘圈子里一點’,本師法語‘圈子外一點’,不知是什么緣故?”

              黃龍見呂洞賓態度大大改變,就問說:“你肯拜我為師嗎?你若肯,傳道給你。”

              呂洞賓滿口應承說:“情愿飯依我師。”于是他前三拜,后三拜,禮佛三拜,合掌跪在地下,洗耳恭聽。

              黃龍禪師說:“先前辯論時,你說一粒粟中藏世界,這小合了大圈子上的一點。我答一粒能化三千界,這大合了小圈內的一點。這是道!我傳給你。”

              呂洞賓聽罷,茅塞頓開,大徹大悟。辭別了黃龍禪師,給師父還了寶劍,就在終南山潛心靜神,修身養道,百年之間也不走動游玩,最終功成行滿,成為天地間人人知曉的陸地仙人。

            笑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1. 上一個笑話故事:

          2. 下一個笑話故事: 沒有了
          3.   相關文章
            普通笑話故事 呂洞賓下山
            普通笑話故事 閃著熒光的外衣
            普通笑話故事 在取得之前,要先學會付出
            普通笑話故事 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普通笑話故事 奇米恰瓜造日月
            普通笑話故事 獅子和農夫的妻子
            普通笑話故事 小花逃出虎口
            普通笑話故事 五龍圣母的傳說
            普通笑話故事 巫婆的大房子
            普通笑話故事 三國時代張遼善以靜制擾
            普通笑話故事 冰上的小牛
            普通笑話故事 死人宮
            普通笑話故事 恐怖的墻
            普通笑話故事 誰動了松鼠的堅果
            普通笑話故事 蘆葦叢里的瘸腿蛤蟆
            普通笑話故事 墳前的小草
            普通笑話故事 短篇鬼故事:賣綠傘的小女孩
            普通笑話故事 獨木橋的走法
            普通笑話故事 易拉罐的命運
            普通笑話故事 水軍何時開始建立?
            普通笑話故事 林間睡美人 (2)
            普通笑話故事 善借的奧妙
            普通笑話故事 不和小羊米米握手
            普通笑話故事 陶醉
            普通笑話故事 為愛長大
            普通笑話故事 做好事的大灰狼
            普通笑話故事 萊昂布魯諾
            普通笑話故事 是誰送來的禮物
            普通笑話故事 馬和主人
            普通笑話故事 花瓣蝴蝶
            故事分享網聲明:本站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作者或來源機構不同意本站轉載采用,請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粵ICP備2022003335號 站長: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9久9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电影网址|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